论道经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研究治国之道,以经营治理国家。
出处《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孔传:“此惟三公之任,佐王论道,以经纬国事。”
例子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,任馆阁清华之地,穷金匮石室之藏,豫论道经邦之略。清·刘大櫆《与李侍郎书》
基础信息
拼音lùn dào jīng bāng
注音ㄌㄨㄣˋ ㄉㄠˋ ㄐ一ㄥ ㄅㄤ
繁体論道經邦
感情论道经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痛痛快快(意思解释)
- 上气不接下气(意思解释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不置可否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风声鹤唳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无声无息(意思解释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释)
- 来情去意(意思解释)
- 老气横秋(意思解释)
- 连抵其隙(意思解释)
- 黑眉乌嘴(意思解释)
- 大显身手(意思解释)
- 泥塑木雕(意思解释)
- 飘飘欲仙(意思解释)
- 不由分说(意思解释)
- 无所作为(意思解释)
- 酒肉朋友(意思解释)
- 名扬四海(意思解释)
- 一清二白(意思解释)
- 神领意得(意思解释)
※ 论道经邦的意思解释、论道经邦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逆道乱常 | 指违背道德纲常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负,玷辱。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。 |
满腹经纶 | 腹:肚子;经纶:理出丝绪叫经;编丝成绳叫纶。引申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、谋略等。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爱才如渴 |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顾影弄姿 |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 |
语短情长 | 语言简短,情意深长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扶摇直上 | 扶摇: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。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。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。 |
夷为平地 | 夷:拉平,铲平。铲平使成一块平地。 |
白发苍苍 | 苍苍:灰白色。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。 |
经纬天地 |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子继父业 |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|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 |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了如指掌 | 了:了解;清楚。指掌:指手掌里的东西。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;给人看一样。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。 |
偶语弃市 | 偶语:相对私语;弃市:在闹市执行死刑。指在暴政下,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半新不旧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