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缊举火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束缊请火”。
出处清·钱谦益《吕季臣诗序》:“国破家亡,年衰岁暮,束缊举火,轹釜待炊,季臣意殊安之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shù yūn jǔ huǒ
注音ㄕㄨˋ ㄩㄣ ㄐㄨˇ ㄏㄨㄛˇ
繁体束緼舉火
感情束缊举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求人。
近义词束缊还妇、束蕴乞火、束缊请火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干干脆脆(意思解释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释)
- 喟然长叹(意思解释)
- 杀鸡取卵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拔苗助长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通今达古(意思解释)
- 美人迟暮(意思解释)
- 牛郎织女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依样画葫芦(意思解释)
- 无稽之谈(意思解释)
- 胆大心小(意思解释)
- 从天而降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绝路逢生(意思解释)
- 遥遥无期(意思解释)
- 抗尘走俗(意思解释)
- 寒木春华(意思解释)
- 凿壁偷光(意思解释)
- 弊多利少(意思解释)
※ 束缊举火的意思解释、束缊举火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背腹受敌 |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 |
过五关,斩六将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 |
诛求无度 | 敛取、需索财贿没有限度。 |
有约在先 | 已经约定好了。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赶尽杀绝 | 驱除干净;彻底消灭。比喻残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仰屋著书 | 仰:脸向上;著:写。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异途同归 | 途:道路;归:归宿;目的。不同的道路;走向共同的归宿。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、途径;得到相同的效果;达到相同的目的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之子于归 | 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散言碎语 | 犹言闲言碎语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快人快语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说爽快话。 |
绿林强盗 | 指山林的强盗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义不容辞 |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 |
虑周藻密 |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
腾声飞实 | 传扬名声与功业。谓使名实俱得传扬。 |
随俗雅化 |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。 |
纲举目张 | 纲;鱼网上的总绳;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。目:网眼;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。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;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。也比喻条理分明。 |
间不容砺 | 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。形容时间的短促。 |
独占鳌头 | 鳌:传说中的大海龟、海鳖。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;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、榜眼等人。状元跪在前面;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。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。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。 |
读书三到 |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