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

词语解释
山东[ shān dōng ]
⒈ 3万平方公里,人口8493
英Shandong province;
引证解释
⒈ 山的东坡。参见“山西”。
⒉ 战国、秦、汉 时称 崤山 或 华山 以东地区,又称 关 东。亦指 战国 时 秦 以外的六国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六国从亲以摈 秦,秦 必不敢出兵於 函谷关 以害 山 东矣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数诗》:“一身仕 关 西,家族满 山 东。”
唐 章碣 《焚书坑》诗:“坑灰未冷 山 东乱, 刘 项 元来不读书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且 袁 氏树恩四世,门生故吏遍於天下;倘收豪杰以聚徒众,英雄因之而起, 山 东非公有也。”
⒊ 称 太行山 以东地区。
引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冬十二月, 晋 兵先下 山 东。”
唐 杜甫 《洗兵行》:“中兴诸将收 山 东,捷书夜报清昼同。”
仇兆鳌 注:“山 东, 河 北也。 安禄山 反,先陷 河 北诸郡。”
明 王鸣盛 《十七史商榷·新旧五代史三》:“《义儿李存孝传》:晋 已得 泽潞,岁出 山 东,与 孟方立 争 邢、洛、磁。《死事·张源德传》:晋 已先下全 燕,而 镇 定 皆附于 晋,自 河 以北、 山 以东皆归 晋。此‘山东’谓 太行山 之东,即以 河 北为 山 东也。”
⒋ 汉 时称古 齐 鲁 地区。
引清 钱大昕 《十驾斋养新录·山东》:“汉 时亦有称 齐 鲁 为 山 东者,如《酷吏传》:‘御史大夫 宏 曰:臣居 山 东,为小吏时, 寧成 为 济南 都尉。’《儒林传》:‘ 伏生 教 齐 鲁 之间,学者由此颇能言《尚书》, 山 东大师,亡不涉《尚书》以教。’则 齐 鲁 之号‘山东’,非无因矣。”
⒌ 省名。因在 太行山 以东,故称。 唐 属 河南 河北 道, 宋 属 京东路,金 改 京东路 为 山东路,明 置 山东布政使司,清 至今相沿称 山东省。
国语辞典
山东[ shān dōng ]
⒈ 省名。参见「山东省」条。
⒉ 战国时指函谷关、崤山以东。
引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「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。」
⒊ 太行山以东。
引唐·章砀〈焚书坑〉诗:「坑灰未冷山东乱,刘项元来不读书。」
⒋ 古亦指华山以东。
引《汉书·卷六九·赵充国等传》赞曰:「秦汉已来,山东出相,山西出将。」
分字解释
※ "山东"的意思解释、山东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造句
1.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之后,山东半岛城市群渐露雏形,城市体系不断完善.
2.鲁报、鲁剧、鲁版图书,以及围绕孔子、泰山、沂蒙红色文化等打造的品牌,集中反映出中国文化版图上的山东气派。
3., 山东地方社会在平定捻军后经历着一场变革。
4.雷霸咧着嘴嘿嘿笑了起来,眼神显然有些不怀好意,王君道以前唱山东号子的时候他可是听过的,那叫一个惨不忍闻。
5.类似的仿制兵马俑展览在国内的广东、山东、黑龙江等地已经发生过多次,而生产粗制滥造的文物复仿制品的地下黑工厂更是数不胜数。
6.据记者了解,孟姜女这一恸哭,不仅惊天动地,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,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,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。
7.在发掘的过程中,还发现了一些隐秘的山东,里面残留有不少腐朽的木碑和木雕像,以及无数小型木雕。
8.得知赵先生一家的遭遇后,山东兆鸿律师事务所的刘显中律师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,表示愿意为赵平一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帮助。
9.今天,我得知一个坏消息,美国人攻入上海了,就往山东而来,但是我的人还是不够,本着精兵简政的目标训练。
10.据新华社济南8月24日电(记者董振国)记者从濒临渤海的山东省滨州市海洋渔业部门了解到,近日,渤海湾出现了近年少有的中国毛虾虾汛。
相关词语
- dōng fú东服
- bàn dōng办东
- dōng guān东关
-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
- lǎo dōng老东
- guān dōng jūn关东军
- yùn dōng dōng晕东东
- zī dōng资东
- huài dōng xī坏东西
- háng dōng行东
- diàn dōng佃东
- dōng tǔ东土
- lóng dōng龙东
- dài dōng待东
- zhōng shān中山
- liáo dōng辽东
- jiāng dōng江东
- yuǎn dōng远东
- dōng gāng东冈
- qiáng dōng yǐn墙东隐
- lǎo dōng jiā老东家
- shān lù山路
- shān xī山西
- hàn dōng zhū汉东珠
- dōng jìn东晋
- tǔ shān土山
- tài dōng泰东
- xiāng shān香山
- dà dōng大东
- yù xī dōng玉西东
- qí dōng齐东
- xián dōng贤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