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作种松
戏作种松。宋代。苏轼。 我昔少年日,种松满东冈。初移一寸根,琐细如插秧。二年黄茅下,一一攒麦芒。三年出蓬艾,满山散牛羊。不见十余年,想作龙蛇长。夜风破浪碎,朝露珠玑香。我欲食其膏,已伐百本桑。(煮松脂法,用桑柴灰水。)人事多乖迕,神药竟渺茫。朅来齐安野,夹路须髯苍。会开龟蛇窟,不惜斤斧疮。纵未得茯苓,且当拾流肪。釜盎百出入,皎然散飞霜。槁死三彭仇,澡换五谷肠。青骨凝绿髓,丹田发幽光。白发何足道,要使双瞳方。却后五百年,骑鹤还故乡。
[宋代]:苏轼
我昔少年日,种松满东冈。
初移一寸根,琐细如插秧。
二年黄茅下,一一攒麦芒。
三年出蓬艾,满山散牛羊。
不见十余年,想作龙蛇长。
夜风破浪碎,朝露珠玑香。
我欲食其膏,已伐百本桑。
(煮松脂法,用桑柴灰水。
)人事多乖迕,神药竟渺茫。
朅来齐安野,夹路须髯苍。
会开龟蛇窟,不惜斤斧疮。
纵未得茯苓,且当拾流肪。
釜盎百出入,皎然散飞霜。
槁死三彭仇,澡换五谷肠。
青骨凝绿髓,丹田发幽光。
白发何足道,要使双瞳方。
却后五百年,骑鹤还故乡。
我昔少年日,種松滿東岡。
初移一寸根,瑣細如插秧。
二年黃茅下,一一攢麥芒。
三年出蓬艾,滿山散牛羊。
不見十餘年,想作龍蛇長。
夜風破浪碎,朝露珠玑香。
我欲食其膏,已伐百本桑。
(煮松脂法,用桑柴灰水。
)人事多乖迕,神藥竟渺茫。
朅來齊安野,夾路須髯蒼。
會開龜蛇窟,不惜斤斧瘡。
縱未得茯苓,且當拾流肪。
釜盎百出入,皎然散飛霜。
槁死三彭仇,澡換五谷腸。
青骨凝綠髓,丹田發幽光。
白發何足道,要使雙瞳方。
卻後五百年,騎鶴還故鄉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清代:
孔继瑛
有子悲风木,饥驱到北平。移家聊远道,就食怅馀生。
载主亲封箧,栖神宛倚衡。同车频险阻,共命判幽明。
有子悲風木,饑驅到北平。移家聊遠道,就食怅馀生。
載主親封箧,栖神宛倚衡。同車頻險阻,共命判幽明。
清代:
柳是
风流不坠莫愁城,司马池台胜已并。只觉花蓬连理好,尽缘人重合欢名。
双凌芍药阶前艳,并照荚蓉幕里清。从此三生怀渌水,年年开发倍含情。
風流不墜莫愁城,司馬池台勝已并。隻覺花蓬連理好,盡緣人重合歡名。
雙淩芍藥階前豔,并照莢蓉幕裡清。從此三生懷渌水,年年開發倍含情。
元代:
陈孚
古台百尺生野蒿,昔谁筑此当涂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摇,满陵寒柏围凤绡。
西飞燕子东伯劳,尘间泉下路迢迢。龙帐银筝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涛。
古台百尺生野蒿,昔誰築此當塗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搖,滿陵寒柏圍鳳绡。
西飛燕子東伯勞,塵間泉下路迢迢。龍帳銀筝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濤。
明代:
张天赋
扫却苍苔坐满矶,青山绿水送清奇。且同白酒盈樽饮,莫惹红尘两目迷。
笑舞婆娑歌洞口,酌归酩酊过湖西。夕阳牧笛声嘹亮,惊起寒鸦古木啼。
掃卻蒼苔坐滿矶,青山綠水送清奇。且同白酒盈樽飲,莫惹紅塵兩目迷。
笑舞婆娑歌洞口,酌歸酩酊過湖西。夕陽牧笛聲嘹亮,驚起寒鴉古木啼。
宋代:
曹勋
瀰瀰水槛俯横桥,水面新荷影动摇。
时向青空飞白鹭,不妨悲翠立兰苕。
瀰瀰水檻俯橫橋,水面新荷影動搖。
時向青空飛白鹭,不妨悲翠立蘭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