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游仙诗
大游仙诗。明代。袁宏道。 朝菌羡蟪蛄,既为物所诮。众庶慕长生,道宁不窃笑。仙视人则长,道校仙则夭。长短埋归尽,计量抑何小。千秋万岁后,人事殊可晓。无非霜露代,及以日月杲。天如覆口铛,民若浮根草。礼法厮牵缠,干戈叠搅扰。百年犹恨多,矧歌不衰老。所以过量人,希心无上道。不贪绝粒方,唯贵虚无宝。外身而身存,此是长寿考。
[明代]:袁宏道
朝菌羡蟪蛄,既为物所诮。众庶慕长生,道宁不窃笑。
仙视人则长,道校仙则夭。长短埋归尽,计量抑何小。
千秋万岁后,人事殊可晓。无非霜露代,及以日月杲。
天如覆口铛,民若浮根草。礼法厮牵缠,干戈叠搅扰。
百年犹恨多,矧歌不衰老。所以过量人,希心无上道。
不贪绝粒方,唯贵虚无宝。外身而身存,此是长寿考。
朝菌羨蟪蛄,既為物所诮。衆庶慕長生,道甯不竊笑。
仙視人則長,道校仙則夭。長短埋歸盡,計量抑何小。
千秋萬歲後,人事殊可曉。無非霜露代,及以日月杲。
天如覆口铛,民若浮根草。禮法厮牽纏,幹戈疊攪擾。
百年猶恨多,矧歌不衰老。所以過量人,希心無上道。
不貪絕粒方,唯貴虛無寶。外身而身存,此是長壽考。
唐代·袁宏道的简介
袁宏道(1568~1610)明代文学家,字中郎,又字无学,号石公,又号六休。汉族,荆州公安(今属湖北公安)人。宏道在文学上反对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的风气,提出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性灵说。与其兄袁宗道、弟袁中道并有才名,合称“公安三袁”。
...〔
► 袁宏道的诗(1018篇) 〕
:
吴金水
万顷碧琉璃,摇荡高山顶。时见碧波心,叆叇白云影。
风送瀑声来,欲更寻佳景。佳景未易寻,但觉衣裳冷。
萬頃碧琉璃,搖蕩高山頂。時見碧波心,叆叇白雲影。
風送瀑聲來,欲更尋佳景。佳景未易尋,但覺衣裳冷。
明代:
李攀龙
三河名郡郁如林,治行看君结主深。但使便宜长得请,守臣无意赐黄金。
三河名郡郁如林,治行看君結主深。但使便宜長得請,守臣無意賜黃金。
明代:
霍与瑕
国风虽离乱,时闻平淡音。降及离骚作,哀思不可任。
驰骋不可御,纵横更莫伦。遂为词赋祖,精华世所歆。
國風雖離亂,時聞平淡音。降及離騷作,哀思不可任。
馳騁不可禦,縱橫更莫倫。遂為詞賦祖,精華世所歆。
宋代:
戴炳
君子如真金,真金刚不改。小人如浮云,瞬目多变态。
随世良独难,殉道乃无悔。近日崔菊坡,坚卧辞鼎鼐。
君子如真金,真金剛不改。小人如浮雲,瞬目多變态。
随世良獨難,殉道乃無悔。近日崔菊坡,堅卧辭鼎鼐。
:
张海鸥
天分白水落增城,许此江山锦绣盟。仙子灵风矜善弱,古藤神脉佑繁荣。
大丰峡谷河流远,小寨人家景色清。更喜派潭堪酌饮,也宜风雅也怡情。
天分白水落增城,許此江山錦繡盟。仙子靈風矜善弱,古藤神脈佑繁榮。
大豐峽谷河流遠,小寨人家景色清。更喜派潭堪酌飲,也宜風雅也怡情。